发布日期:2024-02-10 17:05 浏览次数: 次
对家装行业来说,从“新房时代”进入“旧房时代”,不仅要适应市场增量收缩的困境,更要快速调整并适应新形势。
在家装行业跟时间竞赛的当下,被众人所觊觎的整装风口,又能否成为行业转型的新希望?
公开资料显示,2023年以来,全国共有75家装企宣告破产;2022年,破产装企的数量也多达48家。也就是说,上百家家装企业,都没能迎来属于它们的2024年。
深圳广田集团,曾是中国建筑装饰行业百强榜上的前几名,营收规模一度超过百亿,但最终还是在2022年被债权人申请重整,并在2023年7月被裁定进入重整程序,彼时的负债总额高达151.14亿元。
全筑股份控股子公司全筑装饰,也在去年4月收到了法院受理破产清算的裁定。在鼎盛时期,全筑股份与300多家开发商保持合作关系,营收规模曾达到70亿元。作为全筑股份最重要的一家子公司,全筑装饰的营收一度占全筑股份营收总额的70%左右。
据统计,在金螳螂、亚厦股份等13家上市装修建材企业中,接近半数企业在2023年三季度均出现了亏损,营收下滑的企业也接近一半。
不仅上市装企的日子不好过,部分区域的中小装企也频繁传出跑路的消息,仅在2023年上半年,业内就有近千起装修公司跑路、破产的事件。由于中小装企数量较多,受影响的供应商、消费者的规模也更大。
家装行业之所以迎来“破产潮”,一方面是地产暴雷潮的余波仍未停歇,大部分装企受房企债务所影响,出现了资不抵债的现象。
广田集团和全筑装饰跟恒大都曾有过高度绑定,但因为恒大的逾期兑付,企业的资金链出现了问题,全筑装饰被供应商申请重整,有的欠款仅为数十万元,但全筑装饰也无力支付。
另一方面,随着地产红利的退潮,不少曾经以地产大宗业务为主的装企,也不得不面临船大难掉头的困境。
比如中天精装曾表示,公司从2007年开始便只做批量精装修,这一业务已连续多年占公司营收的99%。但从中天精装2023年的三季度来看,其营收同比下滑了55.55%,可见新房数量的减少,还是给部分装企带来了一定的影响。
最后,由于过去两年地产行业陷入低迷,家装需求也有所减少,部分中小装企为了抢业务便纷纷推出低价套餐,最终形成了恶性循环,导致“跑路”事件频频发生。
不过,大部分装企都选择积极“自救”,有的企业砸锅卖铁也要顶住资金链,比如海大装饰董事长曾发朋友圈表示希望出售股份帮公司渡过难关。
有的企业则开启组织架构的调整,比如宝鹰股份表示推动管理改革及组织变革,充分发挥混改优势。
有的企业曾积极调整业务方向,比如名雕股份已明确表示要瞄准二次装修、棚户区改造、精装修市场等新业务机会。
过去几年来,已有不少家居企业嗅到整装风口,包括定企、陶瓷卫浴等建材企业,以及软体家具、互联网巨头等。
欧派2023年上半年,整装大家居业务已实现超20%增长;索菲亚、好莱客也在去年上半年披露了整装业务的进展,索菲亚整装渠道营收同比增长89.34%;好莱客整装业务规模同比增长超30%。
从互联网逐步切入家装领域的贝壳,也在去年三季度收获佳绩,家装家居业务合同额达到33亿元,同比增长65.6%。
整个大家居领域都在想方设法往整装方向靠拢,一则是因为从大家居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,从单品家具到全屋定制,再到门墙柜阳台一体化,家居产业链向家装领域延伸已是确定性趋势。
家装作为家居下游的最后一环,一直有着“装修链条复杂”“装修过程不透明”“装修质量难统一”等痛点,谁能率先解决这些痛点,谁便能取得先机,这也是为什么家居龙头都试图挤进整装市场的原因。
二则,从政策层面来看,近一两年相关政策也在积极推进旧房翻新,比如去年7月,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《关于扎实推进2023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通知》。
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中国至少有2.7亿套房龄超20年的旧房有着旧房翻新的需求,规模达万亿以上。据海通证券预测,存量房旧改未来的年均复合增长将达到8.7%。
三则,随着家居行业进入“存量市场”,大家都在拼命争夺流量,而家装则是最贴近消费者的流量入口,对不少家居企业而言,掌握了家装流量的入口,就能自下而上为更多家居品类赋能。
不过,虽然整装业务成为了当前市场上的香饽饽,但对装企来说,想要吞下整装业务,却也没有那么简单,无论是大装企还是小装企,都各有各的难处。
先看大装企,大装企在资金实力、品牌知名度、渠道布局上更有优势,能够以更低的价格为消费提供更全面的服务,包括产品质量、品类选择等。
但对于部分消费者来说,他们之所以选择整装,图的是省心的一站式服务,他们对价格的敏感度并没有那么高。
但相较于中小装企,或者是扎根于社区的施工队来说,平台型装企容易在施工环节存在鞭长莫及的问题,但这块则正好是中小装企的长板。
再看小装企,虽然中小装企的经营规模不大,但在整个家装市场中,它们占据了80%以上的市场份额。
但中小装企虽然贴近社区、贴近消费者,但它们没有天然流量的加持,更多是依赖于口碑传播,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,部分企业选择与头部企业合作。
比如家居企业凭借品牌号召力,可以进一步压缩小装企的生存空间,而装企掌握流量就拥有话语权,也会通过结算周期、定价等方式给产品企业带来资金链压力。
整装市场看似红红火火,实则可能是“好看不好吃”,部分中小装企更可能是在流量的裹挟下,不得不进军整装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装企到底该怎么抓住整装红利。
回顾整装业务的崛起,其实也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,从硬装标准化阶段发展至“软硬装+定制+家具”阶段,再到当下的个性化阶段。
消费者的需求也变得更多样化,涵盖了绿化、智能化、适老化、子女教育、空间改造等不同家装目的。
因此,整装市场的竞争其实并不只是供应链、产品、装修质量的硬性竞争,而是设计水平、服务质量等软性竞争。
但对于装企来说,想要彻底解决以上痛点,仅靠蛮力是不足够的。比如中小装企相较于平台型装企来说,虽然可以提供更接地气的服务,但在设计水平、产品供应链方面,往往难以满足中高端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。
而大型装企虽然有着完善的供应链,但至今仍难以完全把控家装的个性化与标准化交付间的平衡点,消费者想要“拎包入住”也没有那么容易。
不难看出,装企站在整装产业链的最后一环,也占据着流量入口的“天时地利”,但想要乘着风口而起,家装行业还需要不断升级。
通过AIGC技术,提升装企的设计效率;通过AR技术,实现项目经理、设计师、消费者的同屏沟通,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。
用数字化技术赋能行业,是家装行业未来的必然趋势。大装企可以通过创新产品的开发,引导行业发展的方向。
中小装企可以通过引入数智化装修设计、标准化管理运营等方面的SaaS系统,提升店内的“人效”。
大装企“创势”,小装企“借势”,才有机会打破传统家装链路长、响应慢及管理效率低等壁垒。
在当下的大家居行业中,最稀缺的资源其实是专业的设计、买手等资源,因为设计力量很难被标准化。
在装企与消费者的接触中,设计力量才是接触消费者的第一环,不断孵化培养新生代设计师,不断与更多头部设计师形成战略合作,也成为了装企的“实力标配”。
目前来看,不少定企、建材企业都已经率先与头部装企、区域装企达成战略联盟,家居品牌商为装企们提供了品牌加持,也加速了头部装企的崛起。
但随着合作深入,如何把控利益分配也成为了关键问题。在这个合作过程中,装企们也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服务能力,与合作企业实现优势互补,从“不得不做整装”变成“一起做好整装”,才能打造良性共赢共存的市场生态。
当下,家居行业已经逐步走入整装时代,无论大小装企,或者家居、建材企业都有各自的优劣势,大家单打独斗未必能持续胜利,但合作联盟一定能让彼此更快速成长。